-
{-$divnews_new,1,1,1,1,[-],[-],[],1,52,1,16,0,0,0,0$-}{-$divnews_new,4,1,1,1,[-],[],[],1,66,0,16,0,0,0,0$-}
-
{-$divdgweb_new,118774,1,1,52,1,16,1,1,1,[-],[-],[],0,0,0$-}{-$divdgweb_new,118774,4,1,66,0,16,1,1,1,[-],[],[],0,0,0$-}
使用聚合氯化鋁的用戶一定遇到過聚合氯化鋁結塊的現象,那么聚合氯化鋁結塊對使用效果有沒有什么影響呢
聚合氯化鋁結塊的原因有兩種:第一種是由于儲存不當,儲存環境過于潮濕,或者長期不通風等原因導致聚合氯化鋁在未使用前就已經在包裝袋內結塊;第二種是往污水處理池中添加聚合氯化鋁時由于添加速度過快(或者沒開攪拌器),一時不能快速溶解,就形成了很難溶解的團塊。實際上,聚合氯化鋁結塊對使用效果影響大不大,是要分情況的。如果結塊的原因是第一種,就是由于儲存不當導致的結塊,這種情況應對起來比較輕松。可以人工把團塊敲碎,再溶于水,形成水溶液后再往污水池里添加。
這樣對使用效果完全沒有影響;如果是在添加過程中形成結塊,這個處理起來就稍微麻煩一點,需要開啟攪拌器或者放慢添加速度,也可以適量添加二氧化硅抗結塊。這樣對使用效果有一點影響。
最近有很多用戶反饋:用聚合氯化鋁凈水后,從外觀上看,雜質是沒了,可是水摸上去黏黏的,這是怎么回事呢?是不是因為水體中某種雜質沒去除干凈?
其實雜質是去除干凈了的,只不過是因為聚合氯化鋁的投加量過量導致的,過量的聚合氯化鋁本身就是一種“雜質”。
打個比方,一池子的臟水,本來1kg的聚合氯化鋁就能過達到完全去除雜質的效果,結果我們投入了2kg,雜質去除干凈后,那么剩下的1kg聚合氯化鋁就是多余的了,就像在無雜質的、干凈的一池子水里面加入1kg聚合氯化鋁一樣,對于干凈的水體來說,外來的物質都是雜質,聚合氯化鋁也不例外。
而且,聚合氯化鋁投加量過大,會使水處理系統產生的污泥量增加,原有的污泥脫水系統會因此壓力大增,在強化的混凝條件下,有可能達不到理想的濁度去除效果。
聚合氯化鋁的價格是由哪些指標含量決定的?聚合氯化鋁的質量又是在哪些指標上能夠被體現出來?那聚合氯化鋁中什么含量指標最重要呢?
聚合氯化鋁有三大指標:鹽基度含量、氧化鋁含量、PH值。三個指標都很重要,缺一不可。
氧化鋁:
氧化鋁的含量又被稱之為聚合氯化鋁的含量,常說的25%、28%、29%等含量的聚合氯化鋁其實說的就是這些聚合氯化鋁中所含氧化鋁的含量。
鹽基度:
聚合氯化鋁中某種形態的羥基化程度或堿化的程度稱為鹽基度或堿化度。鹽基度是聚合氯化鋁最重要的指標之一,與絮凝的效果有著直接的影響。原水濃度越高,鹽基度越高,效果越好。
pH值:
pH值也是聚合氯化鋁中最重要的指標之一,這個指標能夠告訴我們溶液中游離狀態OH-的數量,鹽基度越高,氫氧根越多,pH值也就越高。但不一定說鹽基度大,溶液的的pH值就大,原水濃度不同時,pH值也會不同。
綜上所述,聚合氯化鋁在投入時,一定要事先核算好用量,避免出現以上的種種問題。